第91章 金平府元夜观灯,玄英洞唐僧供状(1 / 2)

西游之白话版 万万 4386 字 1个月前

话说唐僧师徒四人离开了玉华城,一路上平稳,的确是所谓的极乐之乡。走了有五六日的路程,又看见一座城池。

唐僧问行者道:“这里又是什么处所?”

行者说道:“是一座城池。但是城上有旗杆却没有旗子,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等到走近跟前再问。”

等走到了城池的东关厢,看见那道路两边有喧闹的茶坊酒肆,热闹的米市油房。大路中有几个无所事事闲游荡的浪子,看见嘴长的猪八戒,脸黑的沙和尚,眼红的孙行者,都簇簇拥拥的争着看他们,只是不敢近前相问。唐僧捏着一把汗,只恐怕行者他们惹祸。又走过了几条巷口,还没有走到城门口。

忽然看见路旁边有一座山门,门上有“慈云寺”三个字,唐僧说道:“进去这里略微歇歇马,打一个斋如何?”

行者说道:“好!好!”

四人于是就一起进入了慈云寺。只看见那里边:

珍楼壮丽,宝座峥嵘。佛阁高云外,僧房静月中。

丹霞缥缈浮屠(佛塔)挺,碧树阴森轮藏(能旋转的藏置佛经的书架)清。

真净土,假龙宫,大雄殿上紫云笼。两廊不绝闲人戏,一塔常开有客登。

炉中香火时时爇(ruo,烧),台上灯花夜夜荧。忽闻方丈金钟韵,应佛僧人朗诵经。

四人正在观看时,又看见从廊下走出来一个和尚,对唐僧作礼问道:“老师从哪里来?”

唐僧说道:“弟子是从中华唐朝来的。”

那和尚倒身下拜,慌得唐僧赶紧搀他起来说道:“院主为什么行这样的大礼?”

那和尚合掌说道:“我们这里向善的人,看经念佛,都指望修到你们那中华地托生转生。刚才看见老师衣冠丰采,果然是前生修到的,方能得到这样的受用,所以理当下拜。”

唐僧笑道:“惶恐!惶恐!我弟子乃是行脚僧,有什么受用!像院主在这里闲养自在,才是享福哩。”

那和尚领着唐僧进入正殿,拜了佛像。

唐僧这时方才招呼道:“徒弟们过来吧。”

原来行者三人,自从看见那和尚与师父讲话,他们都背过去脸,牵着马,守着行李担,站立在一处,那和尚并不曾在意。忽然听到唐僧叫“徒弟们”,他们三人方才转过身来。

那和尚看见了,慌得叫道:“爷爷呀!你的高徒们怎么恁般的丑模样?”

唐僧说道:“丑则虽丑,倒是颇有些法力。我一路甚是亏得他们保护。”

正说话时,从里面又走出几个和尚过来作礼。

这个和尚对后来的几个和尚说道:“这老师是从中华大唐过来的人物。那三位是他的高徒们。”

众僧又惊喜又惊惧地问道:“老师是中华大国的人,为什么到了这里?”

唐僧说道:“我奉了唐王圣旨,向灵山拜佛求经。刚才路过宝方,特意来奔上刹,一则求问这里是什么地方,二则打一顿斋食就行。”

那些僧人个个欢喜,又邀请他们进入方丈。方丈里面又有几个给人家做斋饭的和尚。

这先进去的和尚们又叫道:“你们都来看看中华的人物。原来中华的人有俊的,有丑的。俊的真个是难描难画,丑的却十分古怪。”

那许多僧人同斋主都出来与三藏他们相见。相互见礼后,各自坐下。

喝完茶后,唐僧问道:“贵处是什么地名?”

众僧人说道:“我们这里乃是天竺国的外郡,金平府。”

唐僧说道:“贵府距离灵山还有多远呢?”

众僧人说道:“从这里到都下有二千里。这是我们走过的路程。西去到灵山,我们没有走过,不知道还有多少路程,不敢胡乱回答。”

唐僧谢了他们。

不一会儿,摆上斋饭来。

吃完斋饭后,唐僧要启程行走,却被众僧人和斋主一起诚恳地挽留,说道:“老师在这里宽住一二日,过了元宵节,去耍耍也无妨。”

唐僧吃惊地问道:“弟子在路上行走,只知道有山,有水,怕的是逢怪,逢魔,把光阴都错过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是元宵佳节?”

众僧人笑道:“老师的拜佛与悟禅心重,因此没有念想这些。今日乃是正月十三,到了晚上就要试灯。后日就是十五上元了。一直到正月十八九,方才会谢(熄灭)灯。我们这里的人家喜欢办喜事,本府的太守老爷爱民,各地方都高张灯火,彻夜笙箫。还有一个“金灯桥”,乃是上古传留下来的,到如今依然丰盛。老爷们在这里宽住数日,我们荒山颇为管待得起。”

唐僧无奈,于是就都住了下来。当天晚上只听到佛殿上钟鼓喧天,乃是街坊众信人们,送上灯来献佛。唐僧他们都走出方丈来观看了灯,然后各自回去安寝。

次日,慈云寺的僧人又来献了斋饭。吃完斋饭,唐僧师徒们一同步入后园闲耍。果然是好一个去处。正是:

时维正月,岁届(到)新春。园林幽雅,景物妍森(美好繁盛)。四时花木争奇,一派峰峦迭翠。

芳草阶前萌动,老梅枝上生馨。红入桃花嫩,青归柳色新。

金谷园(晋代石崇在金谷涧中所筑的园馆)富丽休夸,辋(wǎng)川图(王维的名画)流风慢说。

水流一道,野凫(野鸭)出没无常;竹种千竿,墨客推敲未定。

芍药花、牡丹花、紫薇花、含笑花,天机方醒;山茶花、红梅花、迎春花、瑞香花,艳质先开。

阴崖积雪犹含冻,远树浮烟已带春。又见那鹿向池边照影,鹤来松下听琴。

东几厦,西几亭,客来留宿;南几堂,北几塔,僧静安禅。

花卉中,有一两座养性楼,重檐高拱;山水内,有三四处炼魔室,静几明窗。

真个是天然堪隐逸,又何须他处觅逢蓬瀛(蓬莱和瀛洲)。

师徒们在后园赏玩了一日,在殿上看了灯,又都去看灯游玩。只看见那:

玛瑙花城,琉璃仙洞,水晶云母诸宫,似重重锦绣,迭迭玲珑。

星桥影幌乾坤动,看数株火树摇红。六街箫鼓,千门壁月(月园像壁一样),万户香风。

几处鳌峰高耸,有鱼龙出海,鸾凤腾空。

羡灯光月色,和气融融。绮(qi)罗队里,人人喜听笙歌,车马轰轰。

看不尽花容玉貌,风流豪侠,佳景无穷。

众人既在本寺里看了灯,然后又到东门厢各个街上去游玩。到了二更时分,他们方才回转到慈云寺里安置了。

次日,唐僧对众僧人说道:“弟子原本有扫塔的誓愿,趁着今日上元佳节,请院主开了塔门,让弟子了这愿心。”

众僧人随即开了塔门。沙僧取出了袈裟,跟随着唐僧。到了第一层,唐僧就披上了袈裟,拜佛祷祝后,就用笤帚扫了这一层,然后卸了袈裟,交付给了沙僧······又继续扫了第二层,一层层的一直扫上了绝顶。那塔上层层都有佛,处处开了窗,扫一层,唐僧就赏玩赞美一层。扫完塔后下来,已经到了晚上,寺里又都点上了灯火。

这一夜正是十五元宵。

众僧人说道:“老师父,我们前天晚上只是在荒山与关厢里看灯,今晚是正节,我们进城里去看看金灯怎么样?”

唐僧欣然听从,同行者三人和本寺的多位僧人一起进城看灯。正是:

三五(农历正月十五上元节)良宵节,上元春色和。

花灯悬闹市,齐唱太平歌。又见那六街三市灯亮,半空一鉴(镜子)初升。

那月如冯夷(ping yi,黄河之神,泛指水神)推上烂银盘,这灯似仙女织成铺地锦。

灯映月,增一倍光辉;月照灯,添十分灿烂。观不尽铁锁星桥,看不了灯花火树。

雪花灯、梅花灯,春冰剪碎;绣屏灯、画屏灯,五彩攒成。核桃灯、荷花灯,灯楼高挂;青狮灯、白象灯,灯架高檠(qing,灯架,烛台)。虾儿灯、鳖儿灯,棚前高弄;羊儿灯、兔儿灯,檐下精神。鹰儿灯、凤儿灯,相连相并;虎儿灯、马儿灯,同步同行。仙鹤灯、白鹿灯,寿星骑坐;金鱼灯、长鲸灯,李白高乘。鳌山灯,神仙聚会;走马灯,武将交锋。

万千家灯火楼台,十数里云烟世界。

那壁厢,索琅琅玉韂(chàn,马鞍下垫的东西)飞来;这壁厢,毂辘辘(gu lu lu)香车辇过。

看那红妆楼上,倚着栏,隔着帘,并着肩,携着手,双双美女贪欢;绿水桥边,闹吵吵,锦簇簇,醉醺醺,笑呵呵,对对游人戏彩。

满城中萧鼓喧哗,彻夜里笙歌不断。

这时候正是金吾(负责皇帝大臣警卫、仪仗以及掌管京师治安的武职官员)不禁,到处是无数的乱哄哄的人烟。有那跳舞的,踩高跷的,装鬼的,骑大象的,东一攒,西一簇,观看不尽。却才走到了金灯桥上,唐僧跟众僧人近前去观看,原来是有三盏金灯。那灯有水缸来大,上面照着玲珑剔透的两层楼阁,都是用细金丝儿编成的;里面托着琉璃薄片,它们的光亮晃月,它们的灯油喷香。

唐僧回头询问众僧人道:“这三盏灯是什么油?怎么这等的异香扑鼻?”

众僧人说道:“老师不知道。我们这府后面有一县,名字唤作旻(min)天县。旻天县有二百四十里。每年审造徭役,一共有二百四十家灯油大户。府县里的各项徭役犹自可以,只有这些大户甚是吃累,每家当一年,要使二百多两银子。这些油不是寻常的油,乃是酥合香油。这些油每一两值价银子二两,每一斤值三十二两银子。三盏灯,每缸有五百斤,三缸共有一千五百斤,一共该银子四万八千两。还有杂项的缴缠(生活费用)使用,将有五万余两,只能点得了三夜。”

行者说道:“这许多的油,三夜怎么就能点得完?”

众僧人说道:“这三个缸内每一缸里面有四十九个大灯马,都是灯草扎的把,裹了丝绵,有鸡蛋粗细,只点过今夜,见到佛爷现了身,明夜油也没了,灯就昏了。”

八戒在旁边笑道:“想来是佛爷连油都收去了。”

众僧人说道:“正是这么说。满城里的人家,自古及今,都是这等传说的。只要是油干了,人们都说是佛祖收了灯,自然五谷丰登;若是有一年油不干,却就年成荒旱,风雨不调。所以人家都要这样供献。”

正说着话的时候,只听到半空中有呼呼风响,吓得那些看灯的人全都四散离开。

那些和尚也站立不住脚,说道:“老师父,回去吧,风来了。是佛爷降祥,到这里看灯呢。”

唐僧问道:“怎么见得是佛来看灯?”

众僧人说道:“年年如此,不到三更,就有风来。知道是诸佛降祥,所以人们都回避了。”

唐僧说道:“我弟子原本是思佛念佛拜佛的人,现今逢到佳景,果真有诸佛降临,就此拜拜,不管怎样都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