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猿熟马驯方脱壳,功成行满见真如(2 / 2)

西游之白话版 万万 4274 字 1个月前

长老就对着他们施礼,慌得那些优婆塞(梵文,在家信佛、行佛道并且受了三皈依的男子)、优婆夷(在家信佛、行佛道并且受了三皈依的女子)、比丘僧(出家男众)、比丘尼(满二十岁出家,受了具足戒的女子)都合掌说道:“圣僧暂且不要行礼。等待见了牟尼,却来相叙。”

行者笑道:“早哩!早哩!暂且去拜见上位者。”

那长老手舞足蹈,跟随着行者,一直走到雷音寺山门外面。

山门外有四大金刚迎住他们,说道:“圣僧来耶?”

三藏躬身说道:“是弟子玄奘到了。”

回答完后,三藏就想要进门。

那金刚说道:“圣僧稍稍等会儿,容禀告过后再进门。”

那金刚派遣一个转过山门报给了二门上的四大金刚,说唐增到了;二门上又传入三门上,说唐僧到了;三山门内原来是打供的神僧,听到唐僧到了时,急急走到大雄宝殿下面,报给如来至尊释迦牟尼文佛,说道:“唐朝圣僧,到于宝山,取经来了。”

佛爷爷听后大喜。立即召集八菩萨、四金刚、五百阿罗、三千揭谛、十一大曜、十八伽蓝,分两行排列,却传出金旨,宣召唐僧进殿。

那里边,一层一节,钦依佛旨,叫着:“圣僧进来。”

这唐僧循规蹈矩,同悟空、悟能、悟净,牵着马挑着担,径直走入山门。正是:

当年奋志奉钦差,领牒辞王出玉阶。清晓登山迎雾露,黄昏枕石卧云霾。

挑禅远步三千水,飞锡(僧人等执着锡杖飞空)长行万里崖。念念在心求正果,今朝始得见如来。

四人走到大雄宝殿殿前,对如来倒身下拜。拜完后,又向左右再拜。四人各个拜过了三匝,又向佛祖长跪在地上,将通关文牒奉了上去。如来一一看了,还递给了三藏。

三藏低头作礼,启上道:“弟子玄奘,奉东土大唐皇帝旨意,遥遥走到宝山,拜求真经,用来救济众生。望我佛祖垂恩,早赐真经回国。”

如来方才开了怜悯之口,大发慈悲之心,对三藏说道:“你那东土乃是南赡部洲。只因为天高地厚,物广人稠,多贪多杀,多淫多诳,多欺多诈,不遵佛教,不向善缘,不敬三光(日、月、星),不重五谷;不忠不孝,不义不仁,瞒心昧己,大斗小秤(使用超出标准的斗收进,小于标准的秤出),害命杀牲,造下无边的罪孽,罪盈恶满,致使有地狱之灾;所以永远堕落在幽冥,遭受那许多碓捣磨舂的苦痛,变化为畜类。有那许多披毛顶角之形,用身还债,用肉饲人。那些永远堕落在阿鼻,不得超升的,全都是这缘故。虽然有孔氏在那里立下仁义礼智之教,帝王相继,治有徒流绞斩的刑罚,这些能把那些愚昧不明,放纵无忌的人怎么样呢!我如今有经三藏,可以超脱苦恼,消解灾祸。三藏经文:有《法》一藏,谈天;有《论》一藏,说地;有《经》一藏,度鬼。共计三十五部,包括一万五千一百四十四卷。真是修真之径,正善之门。凡是天下四大部洲的天文、地理、人物、鸟兽、花木、器用、人事,无般不载(全部都有记载)。你们远来,本来准备要全部交付给你们取走,但是那地方的人们,愚蠢村强,毁谤真言,不识我沙门的奥义要旨。”

叫着:“阿傩、伽叶,你们两个引着他们四人,到珍楼下面,先用斋食招待他们。吃完斋饭后,开了宝阁,将我那三藏经中,三十五部之内,各检几卷经文给他们,叫他们传流到东土,永远记载洪恩。”

二尊者立即奉佛旨,将他们四人,领到了珍楼下面。看不尽那些奇珍异宝,摆列无穷。只看见那设置斋供的诸神,铺排了斋宴,全部都是仙品、仙肴、仙茶、仙果,珍馐百味,与凡世不同。他们师徒顶礼了佛恩,随心享用。其实是:

宝焰金光映目明,异香奇品更微精。千层金阁无穷丽,一派仙音入耳清。

素味仙花人罕见,香茶异食得长生。向来受尽千般苦,今日荣华喜道成。

这一番造化了八戒,便宜了沙僧:在佛祖处正寿长生,脱胎换骨的饭食,全部让他们享用。二尊者陪奉着四人进完餐后,却进入宝阁,打开门登上观看。那里面有霞光瑞气,笼罩千重;彩雾祥云,遮漫万道。经柜上,宝箧(qiè,小箱子)外面,都贴着红签,用楷书写着经卷的名目。

阿傩、伽叶引领着唐僧看遍了经文名称,对唐僧说道:“圣僧从东土到这里,有些什么人事(馈赠的礼物)送给我们?快拿出来,好传经给你们离去。”

三藏闻言后说道:“弟子玄奘,来路遥远,不曾备有人事。”

二尊者笑着说道:“好,好,好!白手传经继世,后人当饿死了!”

行者见他们说话的语调扭捏,不肯传经,他忍不住叫噪道:“师父,我们去告诉如来,叫他自己来把经给老孙。”

阿傩说道:“不要嚷!这里是什么去处,你还撒野放刁!到这边来接着经。”

八戒、沙僧耐住了性子,劝住了行者,转过身来接着。把一卷卷经文收在了包袱里,驮在白马上,又捆了两担,八戒与沙僧挑着,却又来到宝座前叩头,谢了如来,一直出了门。路上逢着一位佛祖,拜两拜,见着一尊菩萨,拜两拜。又走到大门,拜了比丘僧、比丘尼,优婆夷、优婆塞,一一相辞,下灵山奔上回去的路。

却说那宝阁上有一尊燃灯古佛,他在宝阁上,暗暗地听着那传经的事,心中甚是明了,——原来是阿傩、伽叶将无字的经书传出去了,却自笑自说道:“东土众僧人愚迷,不识无字的经书,却不枉费了圣僧的这场跋涉?”

问道:“座边有谁在这里?”

只看见白雄尊者闪了出来。

燃灯古佛吩咐道:“你可以作起神威,飞星赶上唐僧他们,把那些无字的经书给夺了,叫他们再来求取有字的真经。”

白雄尊者,立即驾起狂风,滚离了雷音寺山门外,大作神威。那阵好风,真个是:

佛前勇士,不比巽二(传说的风神名字)风神。

仙窍怒号,远赛吹嘘(指刮风)少女(少女风,即西风)。

这一阵,鱼龙皆失穴,江海逆波涛。

玄猿捧果难来献,黄鹤回云找旧巢。丹凤清音鸣不美,锦鸡喔运叫声嘈。

青松枝折,优钵花飘。翠竹竿竿倒,金莲朵朵摇。

钟声远送三千里,经韵轻飞万壑高。崖下奇花残美色,路旁瑶草偃(倒下,倒伏)鲜苗。

彩鸾难舞翅,白鹿躲山崖。荡荡异香漫宇宙,清清风气彻云霄。

那唐长老正行走间,忽然闻到香风滚滚,只说道是佛祖的吉祥征兆,未曾提防。又听到响了一声,从半空中伸下一只手来,将白马驮着的经书,轻轻地抢去了,吓得个三藏捶胸叫唤,八戒滚地来追,沙和尚护守着经担,孙行者急急赶去如飞。

那白雄尊者,看见行者追赶得将要靠近过来,恐怕行者棍头上不长眼,一时间不分好歹,打伤自己身体,立即将经书包袱摔碎,抛落到尘埃中。行者看见经文包袱破开落了下去,又被香风吹得飘零,却就按下云头去顾着那些经书,不去追赶了。那白雄尊者收风敛雾,把这情况回去报给了燃灯古佛。

八戒去追赶着,看见经本落了下来,于是就跟行者去收拾了背着,过来见唐僧。

唐僧满眼垂泪地说道:“徒弟们呀!这个极乐世界,也还有凶魔欺负伤害我们哩!”

沙僧接过了抱着的散开的经本,打开去看时,发现那经文原来雪白,并没有半点字迹。

沙僧慌忙递给三藏,说道:“师父,这一卷没有字。”

行者又打开了一卷,去看时,也没有字。八戒打开一卷,也没有字。

三藏叫他们:“通通打开来看看。”

结果发现卷卷都是白纸。

长老长吁短叹地说道:“我东土人果真是没有福气!似这般的没有字的空本,取回去有什么用?怎么敢见唐王啊!诳君的罪过,诚不容诛呀!”

行者早已经知道这些,对唐僧说道:“师父,不用说了。这就是阿傩、伽叶那两家伙,问我们要人事,我们没有,因此将这些白纸本子给我们来了。快回去告在如来面前,问他们勒索财物作弊的罪过。”

八戒叫嚷道:“正是!正是!告他们去!”

他们四人急急返回灵山,没有好步,忙忙又转上了雷音寺。

不多时,就到了雷音寺山门外面。

众人都拱手相迎,笑着说道:“圣僧是换经来的?”

三藏点头称谢。众金刚也不阻挡,让他们进去,一直走到大雄宝殿前。

行者叫嚷道:“如来!我师徒们受了万蛰千魔,千辛万苦的,从东土拜到这里,承蒙如来吩咐传经,被阿傩、伽叶勒索财物不遂,就通同作弊,故意将无字的白纸本儿叫我们拿去,我们拿这些去有什么用?望如来敕治他们!”

佛祖笑道:“你暂且不要叫嚷。他们两个问你们要人事的情况,我已经知道了。但只是经不可轻传,也不可以空取。之前众比丘圣僧下山,曾经将这些经文在舍卫国赵长者家给他诵了一遍,保他家生者安全,亡者超脱,只讨得他三斗三升的米粒黄金回来。我还说他们卖贱了呢,叫后代儿孙没钱使用。你们如今空手来取,所以就传了白本。白本者,乃是无字真经,倒也是好的。因为你那东土的众生,愚迷不悟,只可用这些传给他们了。”

随即叫:“阿傩、伽叶,快将有字的真经,从每部中各检几卷给他们,然后来这里报数。”

二尊者再次领着他们四人,来到珍楼宝阁下面,仍然问唐僧要些人事。

三藏没有东西奉承,随即命沙僧取出紫金钵盂,双手奉上说道:“弟子委实是穷寒路遥,不曾备有人事。这钵盂乃是唐王亲手所赐,叫弟子持着这钵盂,沿路化斋。现今特来奉上,聊表寸心。万望尊者原谅失礼了,将这物收下,等回朝奏上唐王,定有厚谢。只是以有字真经赐下,或许不辜负钦差之意,远涉之劳呀。”

那阿傩接过紫金钵盂,只微微而笑。

被那些管珍楼的力士,管香积的庖丁,看宝阁的尊者,你来抹他的脸,我来扑他的背,弹指的,扭唇的,一个个笑着说道:“不羞!不羞!索要取经的人事!”

须臾,把阿傩的脸皮都羞皱了,他还只是拿着紫金钵盂不放。伽叶却才进阁去检经,一一查给三藏。

三藏却叫着:“徒弟们,你们都好生看看,不要像前番那样。”

他们三人接过来一卷,就看一卷,却都是有字的。传了五千零四十八卷,乃是一藏之数。收拾齐整后,还是驮在马上;剩下的,还装了一担,八戒来挑着。他们自己的行囊,沙僧来挑着。行者牵了马,唐僧拿了锡杖,按一按毗卢帽,抖一抖锦襕袈裟,这才喜喜欢欢,走到我佛如来面前。正是那:

《大藏真经》滋味甜,如来造就甚精严。须知玄奘登山苦,可笑阿傩却爱钱。

先次未详亏古佛,后来真实始安然。至今得意传东土,大众均将雨露沾。

阿傩、伽叶引着唐僧来见如来。如来高升莲座,指令降龙、伏虎两大罗汉敲响云磬,遍请三千诸佛、三千揭谛、八金刚、四菩萨、五百尊罗汉、八百比丘僧、大众优婆塞、比丘尼、优婆夷,各天各洞,福地灵山,大小尊者圣僧,该坐的请登宝座,该立的侍立在两旁。

一时间,天乐遥闻,仙音嘹亮,满空中祥光迭迭,瑞气重重,诸佛都聚集过来,参见了如来。

如来问道:“阿傩、伽叶,传了多少经卷给他们?可一一报数。”

二尊者立即开始报数:“现交付去唐朝的有:

《涅盘经》四百卷;《菩萨经》三百六十卷;······在藏的总经,共有三十五部,从各部中检出五千零四十八卷,给东土圣僧传留在东土大唐。现在全都收拾整顿在人马驮担上,专等谢恩。”

三藏四人拴了马,歇了担,一个个合掌躬身,朝上礼拜。

如来对唐僧说道:“这些经卷的功德,不可衡量。虽然为我门的龟鉴(比喻借鉴),实在乃是三教(指的是儒、释、道三家)之源流。若是到了你那南赡部洲,示与一切众生,不可轻慢。非沐浴斋戒,不可开卷。宝之!重之!这些经卷里面有成仙了道的奥妙,有发明万化的奇方。”

三藏叩头谢恩,信受奉行,依然对佛祖礼拜了三匝,诚心谨守,领着经卷离去;去到那三山门,一一又谢了众圣,

如来因打发唐僧离去后,才散了这传经之会。

旁边又闪上来观世音菩萨合掌启佛祖道:“弟子当年领受金旨向东土去寻找取经之人,如今已经成功,共计用了一十四年,乃是五千零四十日,还少八日,不符合藏数(一藏是五千零四十八)。望我世尊,早早赐圣僧回归东土再转回西方,需要在八日之内,完成藏数,准许弟子缴还金旨。”

如来大喜道:“所言甚是妥当。准许缴纳金旨。”

随即叫八大金刚吩咐道:“你们快使神威,驾送圣僧回归东土,把真经传留,随即引领圣僧西回。必须在八日之内,用来完成一藏之数。不能拖延。”

八大金刚随即赶上唐僧,叫道:“取经的,跟我们来!”

唐僧他们都身轻体健,荡荡飘飘的,随着八大金刚,驾云而起。

这才是:见性明心参佛祖,功完行满即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