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陶谦和曹操的各自选择!(2 / 2)

此时的范县城内,一片热闹非凡的景象。曹操特意设下盛宴,用以款待远道而来的袁绍以及其麾下的众多将领们。尽管袁绍再三推辞,但曹操执意相让,最终还是成功地将袁绍请到了主位之上就座。

此刻的袁绍心情极佳,满面春风地对曹操说道:“孟德贤弟啊,愚兄此次可算是不辱使命!不仅一举击溃了那吕布,更是顺利收服了兖州的各个郡县。而且在此之前,我收到一则消息,说是陶谦那个不成器的儿子陶商居然将他老爹给五花大绑地送到了赵云的营帐之中。于是乎,我当即下令让赵云尽快将陶谦押送过来交给孟德贤弟处置。至于那个陶商嘛,念在他还算有些识趣,懂得时务的份儿上,孟德贤弟可否高抬贵手,饶他一条小命呢?”

然而,仅仅杀掉陶谦一人又怎能平息曹操心中熊熊燃烧的仇恨之火呢?可是,既然袁绍都已经把话说出口了,自己若是再去斤斤计较,恐怕就显得有些不近人情了。无奈之下,曹操只得勉强挤出一丝笑容,回应道:“一切但凭本初兄做主便是!”

袁绍微微眯起眼睛,稍作停顿后,他那深沉而富有深意的目光缓缓落在曹操身上,缓声说道:“兖州各郡嘛,本将军自会下令让其尽快交接于贤弟手中。只不过……”说到此处,袁绍又是一顿,似乎在斟酌着用词,然后接着道:“为兄已决意发兵司州,但对于当今天子之事,却有些拿不定主意,不知贤弟对此可有什么高见呐?”

曹操心中不禁一动,暗自思忖起来。他深知袁绍此人野心勃勃,此番话语背后必定暗藏玄机。于是,曹操小心翼翼地回应道:“兖州乃是兄长率大军浴血奋战夺回来的,自然应当归属兄长您所有。小弟我只要能有这小小的东平一郡作为安身之所,便已经心满意足了。至于天子嘛……”曹操稍稍犹豫了一下,继续说道:“若是兄长能够成功将天子营救回来,那无疑将会成为中兴大汉的头等功臣啊!小弟在此提前向兄长道喜,恭喜兄长立下这不世之功勋!”

然而,袁绍却是轻轻摆了摆手,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说道:“贤弟呀,你的记性可真是差得很呢!愚兄当初之所以毅然决然地反出洛阳,正是由于坚决反对董卓那个奸贼废帝另立。既然那时愚兄敢于挺身而出仗义执言,那么时至今日,又怎能做出前后相悖之事呢?故而,愚兄思来想去,觉得此事还需劳烦贤弟出手相助才好。烦请贤弟代为接管司州之地,并妥善护卫天子周全!如此一来,也算是为我大汉江山尽一份心力啦。”

刺杀董卓时哪怕被当场发现都能做到面不改色、镇定自若的曹操,此时此刻却再也无法保持那份沉着冷静了,只见他那原本还算平静的脸庞之上,突然泛起一阵惊涛骇浪般的神色变化,显然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动。

曹操心中暗自思忖着,他怎么也想不明白,一向精明过人的袁绍为何会做出这样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决定。挟天子以令诸侯,这可是无数诸侯们朝思暮想、梦寐以求的宏伟目标啊!然而,如今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就这样轻而易举地摆在了袁绍面前,可他居然毫不留恋,甚至还要拱手相让于他人,这实在是让人难以理解。

曹操深知,这绝对称得上是一招不折不扣的昏棋。正所谓天予不取,反受其咎!如果自己此刻稍有迟疑或者再继续推辞下去,万一惹得袁绍心生悔意改变主意,那么自己将会与这个足以改变天下格局的大好时机擦肩而过,从而抱憾终生。想到此处,曹操不再犹豫,毅然决然地回应道:“既然兄长如此信任小弟,并将此重任托付给我,小弟又怎能辜负兄长的一番美意?定当谨遵兄命!不过还请兄长务必笑纳这兖州之地,至于司州那边,就交由小弟前去镇守吧!”

听到曹操这番慷慨激昂的话语,袁绍不禁开怀大笑起来,他朗声道:“哈哈哈哈哈,好!有贤弟这句话,为兄便放心了。只要咱们兄弟二人齐心协力、同舟共济,何愁不能成就一番惊天动地的伟大事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