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商业座谈会3——认知体系(2 / 2)

李锐拿起话筒,没有立刻回答,他沉吟了片刻,似乎在组织语言,台下也变得异常安静。

“资本,”李锐终于开口:“我觉得对于企业,尤其是初创企业来说它可以迅速推动企业的扩张发展,尤其面临激烈竞争时,能够迅速构建护城河,形成规模优势。没有资本的支持,很多战略是不能落地的,但是对于创业者来说,在后期资本也会裹挟他们,因为资本要的是利润,而创业者尤其是互联网创业者,很多同时是理想主义者。”

就像后期网友们的马爸爸,大家都说他被资本裹挟了,从来不看稿结果那天念稿,幸亏资本会被管制。

李锐停顿了一下,点点头像是在肯定自己的想法,继续道:“不管怎么样吧,我认为资本并不是创业公司最核心的资源,或者说它不应该被视为最核心的竞争力。”

这个观点让不少人感到意外。在普遍追求融资、追捧Vc的创业氛围下,李锐的话显得有些“离经叛道”。

李锐继续阐述:“学生创业,或者说任何创业,首先要构建的,是创始人自己的‘认知体系’和‘逻辑体系’,你需要对行业有深刻的理解,对用户需求有精准的洞察,对商业模式有清晰的规划,对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风险有充分的预判。这种认知,不是凭空而来的,它来自于持续的学习、实践、反思和总结,最后认知体系形成可以落地做事的方法论,然后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去验证、调整、优化。”

他环视台下,又看看会堂顶部的灯光,忽然有些晃神,觉得自己今天吐露的太多了,似乎有些不合时宜,起码是不合身份,但从林邑拼杀出来的匪气早已化在胸中,管他三七二十一,先吹个痛快!

“创业到了后期,尤其是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真正的竞争其实是企业创始人之间‘认知体系’的碰撞,每一次重大的业务调整,每一次关键的战略坚持或放弃,背后都是创始人基于自身认知体系做出的判断和抉择,所以我认为,创始人不断迭代、升级的‘认知体系’,才是创业公司最核心、最不可替代的资源。资本很重要,但我希望资本可以为理想主义服务。”

李锐的这番话,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台下和台上都激起了巨大的涟漪!他清晰定义了资本,但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创业成功的核心在于创始人的认知能力,这完全跳出了现在普遍浮躁的“唯融资论”。

台下,柳妍已经完全沉浸其中。她感觉李锐的每一句话都像锤子一样敲打在她的思维壁垒上,让她有一种开悟的错觉,不再满足于记录,而是开始疯狂地在笔记本上写下自己爆发的念头和疑问,手机录音也一直开着,生怕漏掉一个字。

嘉宾席上,两位经济学者对视一眼,从对方眼中看到的除了震惊就是欣赏,这个年轻人的见解,深刻且务实,远超他们的预期,林院长更是激动得脸色微红,腰板挺得笔直。

坐在台下嘉宾席正中央的的钟校长,听完李锐的论述心中感慨万千,很是庆幸年前的事情中保住了山海科技不受校外黑恶势力的干扰,得以平稳发展。

李锐不仅仅是一个大学生创业者,将来更是一张足以提升山大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名片,他几乎可以预见,未来李锐的名字将会和山大紧密联系在一起。

这场座谈会,最终在钟校长总结致辞中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