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尽快打垮蒋|介石政府,迫使中国投降,从中国战场抽调主力北上,消灭苏联,实现称霸世界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必须要掐断中国最后的物资供应线——滇缅公路,只要占领缅甸,就可以实现这个目标,顺着滇缅公路,可以直接占领昆明,和华中日军夹击重庆,这样国民政府就再也没有反抗之力,蒋介石的最后一条路就是去西藏骑牦牛。
大家按照各自的剧本开始行动。
先简单介绍下缅甸的主要城市和交通线。
缅甸地方不大,第一大城市叫仰光,第二大城市叫曼德勒,在殖民时代,仰光和曼德勒之间由一条铁路连接。
仰光是印度洋上一个海港城市,来自欧美的货轮在仰光港卸货,由铁路运送到曼德勒,再从曼德勒通过铁路运往腊戌,这里是滇缅公路的终点站,火车在腊戌卸货后,开始由汽车接力,通过滇缅公路将货物运送到昆明。
正是因为腊戌的地理位置如此重要,早在1903年的时候,英国人就修通了曼德勒至腊戌的铁路,当时英国人对中国的西南和西藏都垂涎三尺,到1938年中缅公路通车后,腊戌迅速成为缅甸的重要城市。
腊戌生活着很多华人,他们是缅甸的少数民族,叫果敢族,远征军入缅时,缅甸其他族支持日本人,只有果敢族支持远征军,等日军占领缅甸后,果敢族遭受了巨大损失,腊戌距离云南瑞丽仅仅三个半小时的车程,也是通往缅甸密支那的必经道路。
从1938年滇缅公路通车开始,各种各样的大卡车就日夜不停奔波在这条交通要路上,为中国运送了超过50万吨物资和超过俩大卡车,这些物资就是中国坚持抗战的底气所在。
1942年3月8日,仰光沦陷,日军为了切断滇缅公路,迅即北上,但无论日军走铁路水路还是公路,都要经过一个叫同古的小城,这个地方是仰光到曼德勒的必经之地。
为了阻止日军北上,蒋|介石安排戴|安澜的200师负责守卫同古,在仰光陷落的当天,200师抵达同古。
当时中国军队在缅甸境内的运输由英军负责,英国人一门心思逃跑,将200师部分装备和人员(重武器还在后方)运送到同古后,就撒丫子跑了,导致中国援军迟迟不能抵达同古前线,形成200师孤军战斗的局面。
3月19日,日军第55师团(兵力是200师的两倍)开始进攻同古,前文说过,这个第55师团战斗力不咋地,之前在长沙会战中被薛|岳打的很惨,补充兵员后送到东南亚战场,没想到打英国人倒是很顺手。
日军第55师团在人数和重火力都占据绝对优势,并且完全掌握制空权的情况下,在同古和戴|安澜的200师打了12天,死伤惨重,寸步未进,形成对峙局面。
3月29日,日军援军到了,号称“丛林之虎”的第56师团抵达同古,立即加入对200师的围攻,此时日军的兵力是200师的四倍,再战斗下去,除了白白牺牲,将毫无意义,杜|聿明不顾史迪威坚守同古的指令,命令200师突围。
3月30日,廖|耀湘率新22师杀到,将200师解救出重围。
同古失守以后,蒋|介石有了新的想法——和英国人一起,在曼德勒组织一次会战,集中中国三个军和英缅军5个师,共有超过25万人的优势兵力,和日军进行决战,侵缅日军共有4个师团,总计10万人,在兵力上,盟军占据绝对优势。
如果盟军能够同心协力,击败日军的可能性极大,蒋|对于英国人没有任何好感,也不相信英国人,但此战关系中国抗战物资生命线,有求于人,他不得不先拿出合作的最大诚意。
先是下令让孙|立人的新38师防守曼德勒,为了激励孙立人的斗志,在4月初,蒋|又亲自莅临曼德勒前线,向孙|立人面授机宜,这大概就是网上所说的微操,如果这算微操的话,在台儿庄战役进行到最激烈的时候,蒋|还冒着炮火莅临台儿庄车站,接见池峰城,鼓励池奋勇杀敌,这个也应该算微操。
所以千万不要当一个无脑黑,在中国历史上,蒋|绝对算一个牛人,只是他运气不好,碰到了一个超级天才,一直被吊打,才显得很怂,不过大家需要清醒认识到,蒋|不是真怂,只是对手太牛掰了,显得他很怂而已。
蒋|拿出了最大的诚意,投入了中央军最精锐的部队,还不止一次亲自莅临前线,勘察地形视察部队和将领进行交流,唯一的目的,就是希望英国人能够看到自己的诚意,达成曼德勒会战的目的。